10月24日,第四届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指委)主办、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承办、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协办。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原校长钟英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师资处副处长、教指委秘书长任世芳,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王辉等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邬志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究生院和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会。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各高校的63名博士生参加。

开幕式上,邬志辉对与会师生表示欢迎,他表示研讨会的举办为青年学者与资深专家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对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于天琪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与世界需求共振,鼓励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扎根实践、勇于创新,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王辉教授代表培养院校发言,他表示博士生应增强学术前沿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学科交叉与实践中寻求创新突破。我校博士生孙慧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学术交流平台的感谢与对专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专家报告环节,钟英华教授、崔希亮教授、王辉教授、吉林大学秦曰龙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李宝贵教授等五位专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阐释,为师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同时,5位博士生进行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对报告予以细致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平行论坛围绕“数字赋能”“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践创新能力”四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山东大学宋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彩华教授、延边大学吴德新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李莉副教授等专家参与分论坛点评。
闭幕式上,崔希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会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成效,并表示此次会议对促进学术交流与激发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本届研讨会展现了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凝聚共识、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平台。未来,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初审:徐 萌
复审:武 昕
终审:沈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