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政务语言实践的历史演进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 19:00-2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557-942-674
主讲人:袁周敏
主办单位:外国语学院
报告内容简介:
本报告从历史与制度双重维度梳理中国政务语言实践的演进逻辑。研究指出:政务语言并非静态文本规范,而是嵌入国家治理流程的动态实践与战略资源。历史上,自“书同文”、唐代官文风范与明代文风整肃,到延安整风的平实文风,构成当代政务话语的文化源流;新中国成立后,政务语言能力经历“文字与通用语奠基、信息化与法治化提质、数字治理跃迁”的三次跨越,并在新时代呈现“短、实、新”的文风与制度化改进。报告认为政务语言是国家语言能力的关键应用场域,其服务供给、协同治理与制度保障共同决定治理效能;面向数字中国建设,应以标准体系、数据资源与技术平台为支点,完善应急与特殊人群语言服务,提升政务语言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撑力。
主讲人简介:
袁周敏,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语用学专业博士毕业并有两站博士后经历。主要从事语用学与话语研究,围绕“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共生”,在基于中国文化的身份建构与语用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国家形象研究、语言与社会治理研究方面展开工作。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各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为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撰写英文词条“Online News”。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江苏省社科英才。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开放课程“语言与生活:语用学导论”“语言科学与艺术”负责人。